建筑石膏水化放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石膏与水接触释放出溶解热,水化温度升高,但在一定时间内水化温度增长缓慢。第二阶段为加速期,水化温度迅速升高。第三阶段水化速率减慢,温度达到峰值。水化温度的加速阶段对应于石膏初凝到终凝时期,温度峰值出现在终凝时间之后。掺人缓凝剂后,在初凝后开始加速升温,终凝时开始大量放热,温度迅速升高,温度峰值出现在终凝后,表明在初凝之前的诱导期是结晶准备阶段,晶核尚未长大与相互搭接,在初凝之后开始急剧结晶,终凝之后晶体大量搭接,形成结晶结构网。与空白样比较,高蛋白使石膏初期水化温度明显降低,表明它对建筑石膏水化初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影响熟石膏水化过程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熟石膏水化过程的有多种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合理利用和控制,可获得所需要的建筑石膏性能:1.陈化效应经过陈化的熟石膏,内部发生了相变,比表面积也发生了变化,需水量较少,凝结速度加快,硬化后的强度高。2.熟石膏的颗粒度颗粒度(粒径)大小对水化也有一定的影响。颗粒形状、颗粒度和比表面积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标准稠度用水量。颗粒度小,则熟石膏与水接触的面积大,形成饱和溶液也就快。但颗粒度太小则会加大标准稠度用水量。另外,水化速度过快,生成的二水石膏晶体不均匀,会使硬化后的石膏制品强度降低。现行国家标准GB9776—2008对建筑石膏有专门的细度要求。3.温度水化温度直接影响水化速度及硬化后的石膏制品强度,石膏硬化体的抗压强度与水化温度的关系有一个临界温度点,在此点以下,水化速度和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这一临界点,随水化温度变化而在水化速度和强度上出现降低。这一临界点温度一般在25~40℃之间变化。4.水膏比半水石膏需水量比半水石膏小。拌制石膏浆时,半水石膏浆体凝结速度稍慢于半水石膏。这是由于半水石膏比表面积大于半水石膏,需水量大,即水膏比大,水化速度快,硬化后制品内部的孔隙率较高,强度较低。5.外加剂当熟石膏水化时,加入某些外加剂可以改变一些脱水相的溶解度或溶解速度。根据对石膏水化作用的影响不同以及工业生产上的实际需要,常用的外加剂有促凝剂、缓凝剂、激发剂、纯化剂等。